首页

佳佳足交

时间:2025-05-26 09:36:18 作者: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已培养千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国际化人才 浏览量:48354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获悉,设在该校的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十余年来已培养1000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两国科教文化合作的一面旗帜。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顺利举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丹绿色创新日”近日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和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同步举行,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在哥本哈根会场开幕式上致辞时回顾中丹科教中心的发展历程,透露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情况。她表示,围绕《中丹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3-2026)》,中丹双方将在环境、气候和绿色技术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随后,王艳芬代表国科大与丹麦清洁科技集群(CLEAN Denmark)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包括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中丹绿色发展论坛和中丹青年交流论坛,两国专家学者以及青年学生分别分享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与经验,围绕绿色政策与技术实践展开讨论,并举行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启动仪式。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举行启动仪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据了解,中丹学院是由国科大与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及丹麦8所大学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旨在发展和加强中丹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中丹两国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作为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丹学院承担着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致力培养拥有跨学科思维、具备创新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与创业高端人才。

  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接受媒体采访介绍说,中丹学院每年来自欧洲教授的规模稳定在200人次,提供水与环境、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创新管理、生命科学工程与信息学、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食品与健康等全日制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并能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为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作总结。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她指出,下一步,中丹学院要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全球面临重大挑战的能源、气候变化、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力度,并进一步推动合作成果转化。

  2025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以及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40周年,“中丹绿色创新日”活动在此背景下举行,既展示中丹科技合作成果,也为两国未来加强可持续发展等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夺命“洗罐”:危化车司机死亡背后的槽罐清洗乱象

11月30日,全国深化根治欠薪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冬季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务委员、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谌贻琴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国最高法发布案例 依法惩处滥伐林木违法犯罪

上海11月10日电(殷立勤 施慧 陈涛)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斯洛伐克、挪威、芬兰、丹麦、冰岛、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韩国等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中国免签“朋友圈”实现再次扩容。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老凤祥官网显示,老凤祥银楼创始于1848年上海,涵盖黄金、铂金、钻石、白玉、翡翠、珍珠、有色宝石、白银、琥珀、珐琅、珊瑚、珠宝眼镜、钟表、工艺旅游纪念品等多元化的产品线,在全国有近6000家销售网点。(完)

广州黄埔:禾雀花开春意浓

近年来,中央统战部针对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点后续扶持工作痛点问题,根据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牵头打造光彩车间、光彩幼儿园、光彩生活空间、光彩桥等配套设施,并统筹协调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等党派力量,积极探索“地域+领域”创新帮扶模式,把金银山社区打造成易地扶贫搬迁的幸福家园(又名中央统战部“同心家园”帮扶项目)。

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山西撬开用地空间的乡村试验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介绍,在北京理工大学,从课程体系设置到授课方式、学生实践,校园环境建设等,都采用了数字化的方式。学校要求所有课程逐步实现中文课、英文课和慕课“三位一体”,也叫“三明治课程体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